15036188778

您所在位置: 首页> 学习课程> 大数据培训班 | 学习中怎么利用大数据思维呢?

大数据培训班 | 学习中怎么利用大数据思维呢?

发布百知教育 来源:学习课程 2019-12-04

先学习一个计算机基础概念:元数据 metadata. 不用害怕,并不难理解。


维基百科中关于元数据的定义:描述数据的数据。


怎么理解?


电脑中的一张图片是一个计算机数据data,那么图片的大小,分辨率,拍摄时间,拍摄时的地理位置等附带信息就是该图片数据的元数据。


这些数据对于普通计算机使用者往往不会关注,大部分时候我们只会关注图片本身的内容。


但在专业人士手中,一张计算机图片绝不仅仅只是一张图片。


如网上某个明星随意的一张小区自拍照,普通吃瓜群众看到的只是一个美女,在专业人士手里,可以看到这张照片背后该明星用的手机型号,拍摄时的地理位置等信息,进而推断出她住的小区,消费水准等更多信息。


这一切的秘密都藏在元数据中。


元数据是图片生成时自动生成的,不会自动随数据的移动而消失。如你把这张照片发布到网上,它会像一个影子样跟随数据一起。


这么一说元数据干的都是坏事,先别急着下结论。


元数据可是整个大数据时代的基础,没有它,大数据也就无从谈起。


在过去,数据量太少的时候,元数据起到的作用有限,如以上明星拍照的例子,一张照片再怎么分析,我们推断的信息也有限。


但当数据大到一定程度,我们假定个场景:比如这位明星特爱自拍,每到一处,就拍几十张照片,经过两三年的积累,他的图片库有几万张照片了。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只是可以推断出以上信息了。


我们暂忽略这几万张照片本身的内容,只看这些照片背后的元数据串起来可以得到什么?


1、根据拍摄位置画出明星的生活轨迹。预测出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活行为。预测了有什么用?狗仔队最喜欢干的事。


2、根据拍照时间计算出拍照的时间习惯,进而推断出她的生活习惯。


如果再结合照片本身的内容,我们可以获得更多:


3. 拍照水准


4.个人偏好,如风景,人物等


5.个人表情判断她心情的变化曲线,结合生理学知识预测生理周期都不成问题。


6.社交圈信息。


这样列下去还可以更多,甚至可以发现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。


这一切的前提是元数据和大量数据量。


回到正题,学习中怎么利用大数据思维呢?


学习是大脑的一个运动过程。


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台机器,机器天生就有运行环境要求,不同环境参数情况下,运行效率差别非常大。大脑天生是个非常苛刻的机器,而且这些参数还因人而异,每个人的大脑运行时的参数要求和效率值都不一样。


如果把大脑的运作比作数据,那么对大脑在运作过程的记录就是元数据。


这样的元数据包括学习的起始时间,学习时的心情,学习效率,学习时的环境等。


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,什么环境下,一次背诵多少单词效率最高?


这样的答案往往因人而异。


如果有一种手段,我们可以把这些元数据记录下来,当经过一段时间后,简单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规律,比如:一次背诵多少单词效率最高?

一次学习多长时间效率最高?


什么灯光环境最适合学习?


一个章节什么样比例的新知识下学习效率最高?


……


当然,这些统计在数据量很小的时候会有偏差,甚至错误,但随着数据的越来越多,统计的结果会趋向于越来越精准。从而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样的参数情况下,大脑的运行效率最高,这就是大数据的应用过程。


以上关于学习效率的答案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,如:


1.当新知识占比15%时学习效率最高。

2.以25分钟或者45分钟为周期学习效率最高

(番茄工作法)

3.艾宾浩斯遗忘曲线。


但车别忘记: 大脑足够复杂,而且因人而异。


以上这一切的数据都是通用数据,统计学家得出这样结论的基础是基于人群的概论值,只是一个适合多数人的概率,并不一定适合到每个人。


人脑是个非常复杂的设备,人与人之间大脑的运行效率差距非常巨大,这其实也是普适教育一个非常困难的地方,没法做到因人而异,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。

但如果有大数据技术的存在,我们确可以精确预测出每个人大脑最适合学习时的“参数”。


下次起试试记录下大脑运作过程的元数据,这个过程并不难,数据量越来越多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可能自己都不一定注意到的地方,让自己更了解自己。



大数据培训班:http://www.baizhiedu.com/bigdata2019


上一篇:转型大数据开发,为何各个年龄段都在追逐?

下一篇:应届生去公司找个Java程序员的职位需要什么技能?

相关推荐

www.baizhiedu.com

有位老师想和您聊一聊

关闭

立即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