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吉宁曾提过一个观点:
清华大学里有很多“A型学生”,但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“X型学生”。
“A型学生”,指的是传统观念里的“好学生”,他们的成绩总是能得“A”。
“X型学生”与之不同,他们的成绩并不一定拔尖,但愿意承担创新风险,勇于尝试新鲜事物。
两者最重要的差别,在于创造力。
可是我们连作文还不敢写得太跳,生怕阅卷的是个老古董,大笔一挥,让你再考一年。创造力,更是我们在学校想都不敢想的事。
绝大部分学生的思维,早已在填鸭式的教学中,变成了一个只会收纳外部知识的容器,根本无法用所学的东西创造出任何东西来。
所以,当我们开始学编程,面对“Hello world.”这个等着我们创造的世界,其实是非常茫然的。
因为编程没有“题型”和“公式”能把你解决问题的过程简化成填空,编程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是空而泛,需要你根据脑子里的逻辑推断,利用所学编程语言的各项功能组织成代码,来解决问题。
整个世界的运转,都是靠你的大脑想象出来的。这是编程的难。
但是,只要你明知其中不易,仍有一腔骁勇,你可以尝试在编程的世界中,保持“实验者心态”,不断探索自己的想法,质疑自己的假设,从所犯错误中学习宝贵的经验,就一定能在编程的魔法世界中得到更多宝藏。
如果你看过近期大火的《乐队的夏天》,那么在参赛的三十一支乐队中,你一定会被其中一支叫做“刺猬”的乐队所打动。
刺猬乐队的子健,他是台上的狂躁主唱,台下的学霸码农。
即使每天都在和冰冷的数字打交道,但作为程序员的他,体内有被保护得非常好的创造力,使得他拥有满腔的诗意与细腻的内心,更可以谱写出令人折服,引人共鸣,充满无限色彩的音乐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