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近30年中,互联网世界狼烟四起,诞生了许多天才和富豪。但同时,我们也听到了众多诸如“码农”、“苦逼程序员”、“程序猿”的说法,大家同样身在IT圈,为什么混得各有不同?在程序员的食物链中,你在第几层?
领袖:年入过亿(例如任正非、马化腾、李彦宏、丁磊、马云等,包括股票期权以及投资理财等收入。)
大哥:年入千万(级别次于以上几位大佬的公司老板,不缺钱,普遍对上一条里的人物羡慕嫉妒恨。)
精英:年入百万(各IT公司副总裁级别人物,包括COO、CTO等,大多为职业经理人,赚够钱就跑。)
人才:年入50万(各IT公司总监级别人物,有房有车,生活压力相对较小)
工程师:年入20万(高级经理级别,有房贷,生活压力大)
民工:年入10万(经理级别,基本无房,偶而装逼,生活压力大)
码农:年入6万到10万(工作三四年,租房,继续混日子)
码奴:年入3万到6万(工作一两年,租房,混日子)
码畜:年入低于3万(刚毕业的,租房,傻乐)
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吗?程序员食物链就像一个园子,里面有各种程序猿和猴子,如果你的特征是“生活压力大”和“混日子”那就要注意了,能力仍然决定着IT食物链的层次。
互联网世界里,充斥着各种梦想一夜暴富,梦想着一个idea(想法)能够成为下一个马云、马化腾之类的。
各种浮躁,各种戾气,也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环绕。
程序员十一条典型的浮躁表现,你有没有中招?
不能静下心来坚持看完一本有深度的书;
收集了不少技术资料,但没有好好地去看它们;
经常问哪种语言更强大,我到底该学什么;
经常问某种技术有“钱”途吗;
经常在论坛上回复“给个代码吧”;
把时髦的技术挂在嘴边,却不求甚解;
代码能运行万岁,不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,不想代码可能存在的问题;
经常制定计划,但总是无法坚持自己的计划;
频繁地跳槽,没有长期规划;
忧心通货膨胀、失业、CPI、房价等影响圈之外的问题;想要加工资,理由是物价飞涨、生活成本高,而不是自己取得很大进步,为公司做出了更大的贡献。
看着自己处在食物链的底层,能力没有多少提高,浮躁的心态却越来越胜。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现状。
曾何时,我也是其中一员,浑浑噩噩的一年,每天抱怨各种不公,感觉自己应该成为技术总监,看不起自己的领导,只是觉得自己的技术NB。
所谓“穷则变、变则通”,如果你还是普通的程序员(特别是老程序员),并且还在为自己的职业彷徨和苦闷,那就应该寻求变化之道了。
作者 | 思齐 | 蚂蚁开源社区大神,资深开发工程师